寿险保障
中華醫學科技大學畢業證範本|家長要合理監測兒童身高
详细信息
中新網廣州6月1日電(蔡敏婕 林捷)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,孩子健康成長的話題再次引起關注。我國居民營養狀況持續改善,居民的平均身高持續增長,但依舊有部分家長存在“身高焦慮”的情況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兒科學系主任、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羅小平在線接受采訪時表示,避免盲目身高焦慮,家長要合理監測兒童身高和生長速率,懷疑生長落後的需及時到專業兒童內分泌科就診。
《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(2020年)》的數據顯示,中國成人平均身高繼續增長,18歲至44歲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69.7厘米和158.0厘米,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分別增加1.2厘米和0.8厘米。
但現實中,部分家長對兒童的身高期望值不斷增加,陷入了所謂的“身高焦慮”。由於擔心自己孩子錯過最佳長高的階段,家長甚至在過高期待驅使下四處投醫或盲目進補。
羅小平指出,評估兒童身高主要有兩大指標,一個是特定年齡時間點的身高測量數值,另一個是單位時間內的身高增長速度(也就是生長速率)。評價兒童生長一方面要根據最新的中國兒童生長發育量表進行比對,了解目前兒童身高和體重與同年齡同性別兒童的相對水平;另一方面也要了解一段時間內的生長速率,判斷兒童的生長狀況和趨勢。不能憑感覺主觀臆斷。
醫學上對“矮”身材的定義是指在相似生活環境下,同種族、同性別和同年齡的個體身高低於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個標準差,或低於第3百分位數者(即同等條件下,100個孩子中前三個身材矮小的孩子)。當然對於生長速率明顯低於同年齡段正常範圍的兒童也應密切關注,加以重視。
身高受到遺傳、營養、運動、環境、心理和疾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。面對家長的“身高焦慮”,臨床的普遍共識都是要加強科學的監測。如,兒童體內的生長激素(GH)分泌水平,會影響人體的骨骼成長和組織代謝。僅憑臨床觀察,往往不足以了解兒童整體的生長發育情況。
羅小平建議:“對於懷疑生長落後的兒童必須詳細詢問病史,進行相應的臨床觀察和體格測量、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,包括骨齡檢測、頭顱和垂體核磁檢查、生長激素激發試驗、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-1檢測、臟器功能檢查等,必要時進行遺傳學分析明確病因。根據生長落後程度和具體病因,確定個體化隨訪和治療干預方案。”
檢測兒童體內生長激素水平,對判斷孩子生長發育十分重要。廣州金域質譜臨床檢測中心主任趙蓓蓓表示,血清IGF-1作為反映兒童和成人內源性生長激素分泌狀況的可靠指標,可反映個體內源性生長激素水平,輔助矮小症的臨床診斷、並合理評估生長激素治療方案。
“曾有父母因對孩子的身高過度焦慮而盲目使用藥物,卻遲遲不見效果。後來經三甲醫院檢測發現,其並沒有患上矮小症,只需要保證足量運動和優質飲食,補充維生素D和鈣,保持隨訪即可,及時避免了盲目使用相關藥物帶來的副作用。”趙蓓蓓表示。 (完)
相关产品